您好,能提供最新规范下的《技术指标.mdb》文件吗?
用纬地绘制横断面图,计入清除表土面积选中跟不选中一个样,求解决!!!
你好,请问我的纬地7.2 在输出直曲表逐桩表等一系列表格时,一直提示未安装Excel 97~07,我安装office2003、2007都试过,改了默认打开方式,还是没用,怎么办?
项目检查中回旋线的最小长度为什么是60?,,,规范中表7.4.3是50
你好!由于纬地系列软件的6.9版本发布较早,并不支持Win 10等更新的操作系统版本。
建议您及时与我们客户服务部联系,对您现有软件进行升级吧。
您的问题似乎有点笼统,因为该控制参数文件主体由软件自动生成,但用户可根据项目情况对其中的参数进行修改和调整的。
由于涉及到的分项内容较多,不便于在这里进行解释和说明,建议参阅纬地软件对应的帮助文档吧。
然后,具体在某一点或某一参数上有问题,可以继续在此提问咨询讨论的。
感谢对纬地软件的关注!
郭老师:
您好,我是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朱刚,规范上有些规定在实际应用中我有些疑问,想请教您:
1.超高旋转轴选择问题:规范中表7.5.4给出了中线和边线两列,在跟部分设计院同行交流时,四车道高速公路选用中线标准(超高旋转轴选在中央分隔带边);但是我国规范来源于日本规范,他们有明确规定表7.5.4选用边线;那么我们在设计使用时应该怎么选取(如80km/h的是1/200还是1/150?),是否结合降雨量,降雨量较小的选取中线,降雨量大的选取边线?
2.《标准》中规定:二级及二级干线以上公路应进行安评;路线新规范中规定:高速、一级、和二级干线公路应进行安评;该怎么理解,二级集散公路是否可理解为有条件可以进行安评。
3. 条文第9.2.4中第1款,设计速度大于等于60km/h时,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的长度以大致接近为宜,当设置成非对称曲线时,A1:A2不应大于2;以80km/h为例,若S型曲线的两个半径均大于2500时,按照规范可不设置缓和曲线,但是S型曲线拐点处会出现突变,如果在拐点两侧均设置缓和曲线,S型曲线两头是否可以不设置(前后隧道限制),与条款9.2.4第一条是否冲突。如下图:
你好!
你咨询的部分问题,我记得在南京宣贯会议上,应该是有讨论说明的。
问题一:
1、我认为规范中(包括日本规范等)对于所谓的超高旋转轴位置的选择,中线和边线一般是对于没有中间带的公路项目而言的。因为国际、国内对于有中间带的公路而言,一般均是采用绕中间分隔带边缘进行超高旋转的,也就说,对于某一个行车方向的路基和同向车道而言,一般均是处于一个超高横坡上的。无疑,在四车道、六车道等情况下,这样同向车道采用同一个超高横坡、一起进行超高过渡变化是有利于行车安全的。
2、而对于二、三、四级等没有中分带的公路而言,选择绕中线和边线进行超高旋转,主要从工程设计、施工实际的便利性考虑,进行论证确定。规范推荐对于新建公路采用绕路基边缘的旋转方式,对于既有公路改建项目,可以采用绕路基中心旋转,或者采用绕边线旋转方式。
问题二:
1、关于交通安全性评价,你对条文的理解是准确的,即对于承担集散功能的二级公路,因为其设计速度较低,标准规范认为可视条件进行安全性评价。
2、但是,我个人认为,由于交通安全问题在我国日益突出,结合各地情况,建议即便是二级集散公路,也对应开展交通安全性评价更好;通过安全性评价这一过程,检查完善各类与安全相关的设计及配套的设施等,应该也是很有必要的,无论是从道路通行安全、优化设计角度考虑,还是规范设计、规避可能存在的设计问题等角度考虑。
问题三:
我认为,规范9.2.4条的内容,是针对需要设置回旋线的情况而言的,如果采用圆曲线半径均已经大于不设置回旋线的半径时,就无需再考虑你提到的S型曲线等情况了。相邻的两个圆曲线直接径向相连接应该都是可以的了。当然,如果因为其他需要在中间设置了回旋线,也就无需机械地考虑要在两端对称设置回旋线的问题了。
以上回复意见,仅供参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