昵称: 单位:赤峰市中交公路勘察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来源: 时间:2018-04-09

郭总您好!

新版规范里面回头曲线部分说最大纵坡不大于4%,4%是指回头的曲线部分的限值吗?还是过了曲线部分的剩余部分不能大于这个值。

望郭总指导!

赵工:你好!

   我记得规范中关于回头曲线半径的相关条文是之前规范就有的内容,并不属于本次修订新增加的条文内容。

   首先,回头曲线是对于三四级公路而言的,而且一般是出现在山区路段的。而一般三四级公路在山区路段,为克服地形高差,这种情况下路线一般有可能会采用到6-8%的纵坡的。

   其次,由于回头曲线路段平曲线半径很小,而且视距等条件受到很大限制,车辆转弯非常窘迫。从安全角度出发,规范专门对回头曲线路段的几何指标给出了相对较低的要求。例如,你提到的回头曲线路段,纵坡应不大于3.54.5%。

  我认为,这一纵坡要求是对回头曲线位置提出的,即涉及到回头曲线的范围吧。

欢迎讨论交流。

昵称: 单位:某设计单位 来源: 时间:2018-04-09

郭专家:

您好,我是安徽省滁州市公路设计院的。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第7.9.3条中提到的二级公路设置超车路段,由于二级公路是双车道,是否可以增加一个车道专门用于超车?

你好!
    关于您邮件中提到的是否可以在双车道公路上增加一条专门用于超车的车道,在新版技术标准修订的过程中就曾经有过讨论。类似的情况在美国是有这样的做法的,一般称为“三车道”公路。主要是在村镇路口比较多的路段,直接在双车道中间增加一个车道,专门用于车辆停车、等待、然后左转的。但是,不是用于超车的。但是,经过讨论,结合我国道路条件和驾驶行为习惯等因素,最终并未考虑增加这样的“三车道”公路的做法。
    现在路线规范中,所提的超车路段,一般是指仍然是双车道,但是允许利用对向车道进行超车的情况。此时,要求这一路段的视距应该满足超车视距的条件要求。
欢迎讨论交流。
昵称: 单位:河南交院 来源: 时间:2018-04-09

郭总:您好!

   麻烦请教您一个问题,新老版路线规范关于园曲线间直线长度,都是说径向相接的时候,但设缓和曲线后就不用控制直线长度了吗?还是缓和曲线的一部分可以作为直线,这在原来《细则》里面有明确,但新版规范还不明确。这个问题有很多争论,很多专家严格按平曲线间直线长度的6倍和2倍要求,但有些专家又说不用控制,不知道怎么执行该条。麻烦您在百忙之中能不吝赐教,谢谢!

你好!

1、请注意该条文中的用词已经明确了其适用的条件范围,即——“两圆曲线间以直线径向连接时”。因此,我个人理解,如果前后圆曲线之间均已经设置有缓和曲线时,就可以不用考虑这一规定了。

2、据我们核查,路线规范中这一条文规定,是我国规范一直延续下来的与线形设计相关的规定。我个人认为,这一条规定主要是针对以往低等级公路曲线组合复杂的条件下,要避免出现不良平曲线组合而提出的,最终目的是避免出现断背、凹陷等不良线形组合情况,避免出现视距不良等现象的。
3、请注意这一条文中的程度用语是“宜”,那么,对照标准规范的程度用语说明,即可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进行掌握了,即有条件时,推荐满足;如果没有条件或者引起较大工程量变化时,也可以不满足的。
4、另外,同类的对线形设计的要求,其核心目的在于避免出现不良的线形组合,避免对视距和线形连续性产生不良影响。今天,遇到此类问题时,我认为,完全可以基于三维CAD等技术手段,通过构建路段三维模型,对该路段的视线连续性、视距等进行更为准确的检查检验。如果这些检查和检验均未发现问题,那么,我认为就可以不用过多考虑这一条文规定了。
祝工作愉快!
昵称: 单位:某设计单位 来源: 时间:2018-04-09

你好!我发现《规范》P12的Cd单位与P109的单位不一致,是怎么回事?

你好!就你反馈的问题,我们修订组做了核对,规范中这两处关于设计通行能力Cd的单位应该是一致的,只是P12中采用的是基于“自然车”的,后面条文说明中提到了的是基于“标准车”,以“自然车”为单位的设计通行能力乘以交通量修整系数之后,就是以“标准车”为基准的设计通行能力了。一般在具体项目通行能力分析验算中,可能这样两种单位都会用到的。
感谢你的反馈!祝工作愉快!
昵称: 单位:某设计单位 来源: 时间:2018-04-09

郭总,请问双车道公路曲线段加宽后,对向车道分界线应该画在哪个位置?

由于是内侧加宽,按设计横断面画的话,外侧车道就没有加宽了,规范里关于加宽的地方也明确说了内侧加宽应该大于外侧加宽,但是并没有告诉怎么计算。延伸一下,如果左右各有两个车道,那是不是每条车道的宽度也应该不一样呢?

你好!

1、规范对双车道加宽值的规定,是基于双车道公路的弯道路段,中间采用白色虚线分隔的情况下的,也就是说,是以该路段允许车辆临时占用对应车道为前提条件的。

2、基于上面的情况,我认为双车道在采用仅在曲线内侧加宽之后,其中间的车道分隔线仍然画在原中心线位置就可以了。但是,应该是画白色虚线。
3、如果该路段中间的车道分割线要画白色实线或者黄色实线,即不允许占用对向车道时,那么该路段的加宽就应该采用内外侧同时加宽了。具体加宽值既可以采用规范推荐值,也可以经过自己做转向轨迹分析后,另行分析确定。
昵称: 单位:山东华远公路勘察设计有限公 来源: 时间:2018-04-09

您好,郭老师

我是山东华远公路勘察设计有限公司的设计人员,对新颁布的路线设计规范有两处不明白的地方,向您请教:

1、现在很多国省道与等级路交叉处采用了信号控制,请问这种交叉形式是不是不用满足停车视距要求。

2、规范12.5.8规定严禁有毒有害、易燃易爆、高压等管线设施利用公路桥梁跨越河流,请问有毒有害、易燃易爆、高压等管线设施能否从桥下穿越,如果可以有什么具体要求;有毒有害、易燃易爆、高压等管线有无明确定义。


你好!
    1、关于停车视距无论是什么交通控制方式,都是需要满足一定的停车视距条件的。也就是说,即便是信号控制的城市道路,也是要满足一定的停车视距要求的。其差异只是在于与之对应的设计速度方面,一般平面交叉口的设计速度是按照路段设计速度的40%到60%确定的。设计速度不同了,对应的停车视距要求也就不同了。
     2、 “有毒有害、易燃易爆、高压”等管线,并不是名词和术语,而是描述性的,也就是存在这些危害和情况的管线设施。可以理解为存在这些危害和影响的管线设施,都属于吧。这类管线设施,一般是不应从桥下穿越的,可以参见《公路保护条例》的相关规定。
祝工作愉快!
昵称: 单位:恩施州楚通公路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来源:湖北恩施 时间:2018-04-07

您好!

我公司近几年接455安防项目比较多,贵公司交通软件护栏设置好像太过智能化,必须有纬地路基等数据支撑,但455安防项目比较单一,不会有路基设计数据,根据实际编制该数据又太过于耗时间,能否在该软件增加手动录入功能(类似标志自动导入功能)?

你好!纬地交通工程软件是集标志、标线、设施、信号及BIM等多功能为一体的软件,要充分提高设计的整体效率,就必然需要全面纬地项目数据支撑。这样,用户在设计标志、标线等专项时,就无需再次录入、输入道路几何线形、路基宽度、车道与组成等等的数据和信息的,软件更可以自动布置标线等内容的啦。

后期我们也可以考虑适当增加一些相关的导入功能,您可以将具体建议、导入数据(格式)等整理相对详细建议发给我们,以方便技术研发人员讨论是否增加或如何实施。

昵称: 单位:湖南省院 来源: 时间:2018-04-09

郭总,您好,又有问题需要麻烦您解惑:

1、高速公路主线应满足1%的设计洪水位,但是接地互通的匝道是否都需要满足1%的设计洪水位?如果要满足,那接地匝道的标高势必会较高,而且匝道终归要接入地方道路的,总会有一段公路的标高无法满足要求。对于这种情况如何解决?

2、对于公路立体交叉设计细则(JTG/T D21-2014)中与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17)中互相矛盾的条款,该如何解决。如: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17)中第11.1.6的第1条,关于互通净距与设计细则中第5.4.4条的情况如何处理?

急盼回复!

你好!

    1、我的理解是,互通式立交是高速公路的一部分,互通式立交的匝道主体上是应该满足对应的高速公路的设计洪水频率标准要求的。至于与高速公路衔接的其他公路或者地方道路,不一定满足高速公路的设计洪水频率要求,那是自然会存在的情况的。实际上,新版标准和规范,对城市周边具有救灾通道功能的公路(非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也明确应结合城市防洪、泄洪等需求,论证确定其设计洪水频率的,也就是说如果需要也是可以提高的。

    2、关于《规范》和《细则》之间的关系,我们在宣贯的过程中已经有较为详细的说明和解释的。首先,标准规范体系方面,《规范》是《细则》的上位标准,《规范》是强制性的,《细则》是推荐性的,因此,在各类工程中,应该是首先满足《规范》。其次,作为《标准》的下位标准,《规范》必须与《标准》保持一致性。尽管在《规范》的编制修订中,已经对相关问题进行了专门的协调讨论,尽量避免与《细则》间的不完全一致的情况,但《细则》明确与《标准》不一致的地方,《规范》就无法消除了。例如,你提到的互通净距问题。另外,换个角度考虑,请注意研习我国标准规范体系中“程度用语”的作用,实际上以往大家认为有冲突的地方,本质上并不一定属于“冲突性质”的。因为在条文中,只有在“不得、严禁、必须”等程度用语的前提下,条文内容才是强制性的。尽管《标准》《规范》整体上是强制性的标准规范,但具体条内容和规定的强制性,是由程度用语所决定和体现的。
昵称:韩立 单位:公路研究院 来源: 时间:2018-04-08

你好,我想咨询一下关于纬地交通的有关问题。软件护栏等级不全,比如:没有C级护栏。还有护栏端头种类也不全,没有从波形梁过渡到桥梁混凝土护栏的端头。请问这些在接下来更新的版本中会有吗?

你好,我公司技术人员近期正在加班加点规整护栏标准图,下一版本将内置规范所列各类型护栏类型,敬请期待。
昵称:无名 单位:钦州市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 来源: 时间:2018-03-22

1:交通安全设计规范已经更新,纬地交通是否已经更最新规范,如果已经更新怎么升级软件

2:软件中,能否生成新规范的护栏图纸

你好,纬地交通工程软件已针对新规范做了全面调整,新规范护栏部分变化较大,近期正在对照规范补充和调整护栏标准图,待标准图整理完毕后会正式对外发布升级版本,敬请期待。
中国工程勘察设计三维数字化、协同化CAD解决方案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