纬地仿真平台4.8
出现这个怎么解决啊??
你好! 我们仅对商业正版用户提供技术支持服务,请在提问时发送软件锁号信息过来吧。
纬地工程数字仿真平台可以处理大范围工程和地面模型,可以将大面积的影响与地面模型进行贴合,可以实现工程三维仿真分析等功能,
但是,请注意,盗版软件因为无法彻底破解,必然会出现各种不可预期的运行错误。
你好!近期受疫情影响,我们办公所在地仍然不能复工,所以,请您浏览纬地软件教程的相关章节内容,了解关于边沟拉坡设计的相关功能和应用。
纬地软件在边沟拉坡设计模式下,可以将边沟、排水沟等按照用户设计的沟底标高,自动绘制在横断面设计图中。
郭总:您好!有两个问题想向您请教一下:
1、2006版规范,在P67页写“减速车道接环形匝道时不宜采用平行式”,但是在新的路线规范P71页,规范又写“减速车道接小半径环形匝道时宜采用平行式”,以及2014版互通立交细则P66页写“当出口匝道为环形时,减速车道宜采用平行式”。
新旧规范关于减速车道接环形匝道时所采用的形式完全相反,但是新规范对于这种变化在条文解释中又没有给出说明,还请郭总能对这种变化给解答一下,谢谢!
2、2017版路线规范勘误之后,请问有没有在重新出版过勘误之后的规范或者对于勘误有正式官方的文件之类的,谢谢!
你好!
1、《规范》对互通式立交减速车道后接环形匝道时,变速车道型式选择的修订变化是在上版《规范》使用效果综合评估的基础上做出的,充分结合了各地相关专业设计与使用情况的反馈意见。上版《规范》对推荐减速车道采用直接式,主要因为减速车道辨识性强、分流快等优点。但实际设计与应用反馈发现,我国高速公路直接式减速车道在实际使用中,由于直接式减速车道受到线形组合、曲率变化快的影响,往往存在减速过程相对剧烈的情况;加之遇到山区路段互通式立交本身存在布置困难、线形设计受限、以及我国驾驶习惯等因素,很多车辆未能提前减速,车辆在匝道末端位置(进入鼻端时)减速率偏大等现象。因此,新版《规范》对减速车道后接环形匝道时,推荐采用平行式。
2、相对于直接式而言,在这种情况下平行式减速车道更能利于驶离主线的车辆提前进入减速车道,开始减速;同时,也有利于驶离车辆对主线直行车辆的影响。为了避免减速车道末端位置匝道线形的曲率变化过大,《规范》还专门增加建议该位置的线形组合宜满足A/R<=1.5。
3、不过,请注意对于该条规范的程度用语为“宜”,所以实际工程中可充分结合地形、互通式立交布置、型式等,灵活进行选择采用。该条文并非强制性。
4、新《规范》在刊误之后,出版社后续印刷的《规范》文稿均已经更新。请直接从出版社购买新印刷的规范即可。
你好,最近时间纬地软件出现了提示更新的消息后,我没有选择更新,但我发现的纬地道路辅助软件每次工作三分钟后毫无征兆的闪退,请问是什么原因?对了,目前使用的是纬地8.0版本的。
设计高程最高点为什么和坡度坡长那的最高点对不上